威尼斯www.9499.com(Venice sports)登录入口

新闻中心

早筛早治,别让胃炎变成胃癌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一个大的中空器官,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会经食道进入胃部,然后在胃里被消化成不同类型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会进入血液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


在消化食物时,我们的胃就像搅拌机一样,通过不断地蠕动,将食物和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混合均匀,从而把吃进来的大块食物消化成食糜。但是在这个蠕动的过程中,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难免会损伤胃黏膜,让胃酸直接接触并腐蚀胃壁,引发胃部炎症。


胃炎


幸运的是,我们的胃黏膜具有损伤与自我修复的动态平衡机制,能够像一堵“自我修复的围墙”一般保护着胃的正常运作。


01

胃炎会变成胃癌吗?


胃黏膜经常会发生轻微的损伤,在医学上,这会被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只要我们接受胃镜检查,基本上都会得到这个诊断。而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只是单纯的消化不良,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舒服。


但是当我们的胃经常性受到辛辣、高盐等食物刺激,或者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时,胃黏膜损伤很难彻底恢复。时间一长,胃黏膜就会变薄,分泌胃酸的腺体也会发生萎缩,表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胃炎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可能会出现隐痛、饱胀不适等。


而如果胃黏膜受损、修复次数过多,胃里会长出本该在肠道内才会出现的细胞,也就是肠上皮化生。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仍是比较常见的(发生率为10%-23.6%),但是发生癌变的概率比较低(低于3%-5%)[1]


这时候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炎症会逐渐加重,肠上皮化生也会进一步恶化,发展为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这是一种明确的肿瘤性、非浸润性上皮增生,被WHO列为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有研究数据显示:轻度异型增生和重度异型增生患者五年内胃癌发病率分别为3%和30%[2]


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展模式

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展模式


当胃炎最终发展成为早期胃癌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包括胃灼热、上腹疼痛、无意的体重骤降、吞咽困难、贫血、粪便带血等症状。


但是胃癌的诊断绝不能以症状来判断,必须要依赖内镜。所以如果发现了上述任何体征且它们长期未消散,甚至程度有所恶化的话,我们就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以便能够尽早接受治疗。


02

早期胃癌筛查的方法有哪些?


内镜及内镜下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是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痛感。所以我国及发达国家推行的仍是早期胃癌筛查及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精查的胃癌诊断体系。


我国的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将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作为胃癌高风险人群,并建议这部分人群积极进行筛查以评估胃癌发生风险[3]


胃癌高风险因素

胃癌高风险因素


筛查方法以血清学检查(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为主,并根据筛查结果将高风险人群分为三个等级:高危人群(17-23分)、中危人群(12-16分)和低危人群(0-11分)。


胃癌风险因素评分表

胃癌风险因素评分表


指南中强烈推荐高危人群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内镜检查,推荐中危人群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低危人群结合患者的意愿可以三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3]


结语

与晚期胃癌的低生存率不同,早期胃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4]。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重视胃癌的早期筛查,尽早发现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疾病,从而进行早期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资料:

[1]AG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Management of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2]Gastric cancer risk in patients with premalignant gastric lesion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3]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版).

[4]A scoring system to stratify curability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eCura system”[J]. Am J Gastroenterol.


作者:Phil 审核:神经蛙、红茶小麦 排版:安格斯小康